中科院研究生院院长:人才培养避免"近亲繁殖"
2009年11月14日 08:02:13 来源:人民日报
白春礼院士近影。
10月28日,在北京怀柔美丽的雁栖湖畔,中国科学院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基建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新校区破土动工。到2011年建成时,万名研究生将在这里扬起自己人生事业的新风帆,开始又一个青春的梦想与追求。
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科院研究生院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研究生培养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就培养了7万多名博士、硕士。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本报记者就此话题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
30年35位院士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内在规律
记者: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几组数据让人印象深刻:仅仅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中国科学院依托各研究所培养的研究生中,就出现了35位两院院士。近10年来,不到全国10%的博士生,却创造了17%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是衡量博士生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从研究生院的自身实践出发,您认为高层次人才应该如何培养?
白春礼:我本人是研究生院1978年第一届研究生,记得当时在严济慈院长主持下,王大珩、周光召、彭桓武、叶笃正、刘东生、吴文俊先生等一大批科学家亲自讲授课程。李政道先生专门到研究生院开设课程,杨振宁、吴健雄、陈省身、林家翘先生等也到校讲学。研究生院当时虽然校舍简陋,但却形成了名师讲学、群贤毕至的教学培养环境。
中国科学院拥有100多个国立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由此而建的研究生院在办学特色上非常明显。目前有320余位两院院士、4200余名博士生导师、3900余名硕士生导师,培养指导的力量很强。并且,全国大科学工程设施几乎都在科学院,而大科学工程往往是科技人才成长的“沃土”。还有,遍布研究所的近60个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70余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0余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学生的科研训练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另外,科学院众多的重要科技项目,研究生直接参与其中,很快就能融入到世界前沿水平的科研中去。
在当代,高水平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是大家都认同的规律,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符合了这个内在规律。
3.5万研究生在校
一名导师每年指导一名学生
记者:目前中科院研究生院在校生有3.5万人,这么庞大的数量,让人联想起几年前的考研热,以及一些高校一个导师带着几十个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中科院研究生院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学生第一年后就分散到全国各地的100多个研究所,培养质量是否有保证?
白春礼:距离国家大科学工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一墙之隔,就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玉泉路教学园区,还有中关村教学园区、奥运村园区,加上京外的5个教育基地,以及遍布全国的100多个研究所及研究中心(研究生培养单位),形成了完整丰富的教育体系。研究生院实行集中完成课程教学,然后进入研究所跟随导师进行科研实践并完成学位论文,我们称之为“两段式”培养。
针对中科院的特点和优势,我们还实行“三统一、四结合”的培养管理方式,确保质量。在学生进入研究所后,一方面采取严格的导师负责制,一方面研究生院和研究所也有相应的教育培养和质量管理,甚至继续延伸学术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3.5万在校生,看似数量庞大。但算一算,我们的导师超过8000名,加上相当一部分硕士生在二年级就转为博士生,其实一名导师每年平均只带一个研究生。当然,有些专业会适当多一点。即便如此,我们还规定5年内每个导师带的学生最多不超过9名。这样下来,导师能有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把学生培养好。我觉得,研究生培养重在质量,我们也始终坚持这一原则。
服务国家需求
创造研究生教育史多个第一
记者:我们知道,从中国科学院走出了新中国第一位理学博士、工学博士、女博士、双学位博士。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如今又是国内甚至亚洲最大的研究生培养机构,我们似乎可以从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发展中触摸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脉络?
白春礼:中科院是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探索者,是改革开放之初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开拓者,是新世纪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推动者。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面对国家科学人才急需的状况,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的方式,开始了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探索。《人民日报》在1955年9月6日的社论中指出:正规的研究生制度的建立首先由中国科学院开始,以后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也应建立正规的研究生制度。
1977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一九七七年招收研究生具体办法的通知》,使我国研究生教育在中断了12年之后,得以恢复。1978年3月,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成立新中国的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即现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前身。
2000年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批准,在上述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的基础上,将当时全院109个研究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更名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科院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方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与高水平科研创新密切结合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成绩,创造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史上的多个“第一”。
避免近亲繁殖
毕业生留在研究所不到10%
记者:钱学森先生曾说过,“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他说的杰出人才是指科技战线的领军人物。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研究生院在这方面有何举措?
白春礼:几天前,钱老离开了我们。他的去世,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损失。但是,他的功绩和精神,我们将永远铭记,并激励着我们继续奋斗。
钱老提出的问题,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我们也一直在思索。我认为,在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中,当然包括领军人物的培养,至少有3个方面值得认真思考: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教育传统如何形成和改进;鼓励原始性创新的体制机制如何健全和加强;有利于杰出科技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怎样建设和完善。
最近几年,我们更加重视青年科技团队培养,尽量给他们提供空间和舞台。我们也希望在学的研究生,能够尽快成长为科研骨干,除了有生活津贴、奖助学金的普遍支持外,还对一些优秀的研究生给予专项科研经费支持,有的可达20万元到40万元不等。
同时,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全面发展,还应包括人文素养、社会责任、合作精神、创新勇气、战略眼光、学术道德等等;作为领军人物或者科研领导者,还要有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沟通交流的更高要求。研究生院近年来推出的“跨学科专业选择计划”、“跨学科课程兼修计划”、“通识案例必修课程”、“相对标准考核规则”等措施,就是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另外,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我们明确规定毕业生留科学院研究所工作的比例不超过10%。这样做不仅履行向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责任,也避免“近亲繁殖”,更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因为只有在丰富的实践中才能锤炼出杰出人才。
科学与人文结合
一名创新人才需要懂得更多
记者:许多科学大师都非常强调科学与人文、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我也了解到,中科院研究生院有一个专门为学生们设立的“科学与人文”论坛,非常高端,基辛格等人都前来和学生们交流。您怎么看?
白春礼:设立“科学与人文论坛”,是针对自身理工为主的人才培养环境,注重创造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全局视野、战略思维、辩证方法等方面的一项比较成功的尝试。
从2003年起至今举办了90多场高水平的演讲报告,已成为一个品牌。这个“论坛”确实是群贤荟萃,“两弹元勋”王大珩、周光召,高层领导曾培炎、陈至立,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吴文俊、李振声,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塞宾斯,国际政要老布什、基辛格等等,先后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这对研究生院的同学们来说,真是十分宝贵的机会。还有,每年通过定位于学科领域新进展的夏季小学期,有众多世界著名科学家、知名学者、跨国企业负责人应邀前来授课、讲学,有利于同学们接触科技前沿、汲取各家之长。(记者 余建斌)
原来钱学森对人才培养的担心是多余的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许并不需要太多钱学森这样特别杰出的人才。出杰出人才是我们对下一个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经济发展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但我们靠的是劳动密集型经济,主要是农民,包括农民工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把经济推上去的。(12日中国青年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0362806.html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逝世,有关教育的话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钱老晚年时最大的担心,就是中国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对此温家宝总理表示“感到很内疚”。而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的一番话,让人听来颇觉诧异,难道钱老的担心是多余的?难道我国当下真的不缺少、不需要杰出人才?
王义遒教授的理由听起来很有说服力,一来没有什么杰出人才,就靠密集的农民廉价劳动力一样创造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奇迹,二来将“两弹一星”送上天的那些超常人才,不是被培养教育出来的,而是新中国刚成立那个百废待举的时代应运而生的。于是乎得出很权威的结论,眼下之所以没有杰出人才,是这个时代不需要,而不是教育的失败,一旦到了某个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自然而然就会横空出世了。
于是,王教授在发出“教育担等不起培养杰出人才的全部责任”的感慨后,热切而又充满信心地“呼唤一个时代”,一个杰出人才辈出的时代,顺着他的思路,我们的目光也自然而然地投向了20年后----下一代的身上。看来,不但是普遍草民,就是航天之父钱老对教育的担忧都是多余的,纯属杞人忧天,所谓时势造英雄,用王教授的话说:不要着急,形势到了,人才自然会应时而生。
然而,我们还是从王教授那疑似积极乐观又似消极悲观的复杂心态中读到了另一层含意,诸如教育体制问题,人才引进机制问题,等等,从其倒出的一大缸苦水里,我们才渐渐品出,原来他那十分自信的预测不过是无奈的自我开脱而已。没有人会否认当今教育体制诸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教育不能扭转乾坤”,不过,即使如此,教育家、教育者就真不该有一点责任担待么?
2009年11月14日 09:15:0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十一所名校悄然试验培养拔尖学生
大科学家钱学森留给世人的追问鞭策着教育界:“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最近,来自多所名牌大学的消息证实,教育部一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已于近期悄然实施,这项计划的目的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入选高校是国内11所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这场“试验”,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科开始。
在高等教育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一度以“珠峰计划”的代号流传,但并未大张旗鼓地宣扬。一位大学校长告诉本报记者,“珠峰计划”的名字比较高调,而教育部希望各校不宣传,不张扬,埋头苦干。
这位校长说,此项计划是高校扩招以后的提高质量之举,可看作对“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答。决策者注意到,“很多前辈科学家提过顶尖人才培养不出来的问题。” 据介绍,教育部鼓励11所大学各显神通,没有定式。因此,各大名校的做法并不一样。
但是,不约而同地,在2010年高校招生宣传时,它们分别开始向中学生大力介绍这项计划的重要性,以增加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复旦大学的保送生方案称,被数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和生命科学学院录取的考生,入校后成绩优秀者,可进入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这项计划也引起了中学教育界的注意。最近一段时间,天津南开中学校长杨静武经常从各大名校招生组那里听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个新计划。他认为,这项计划具有前瞻性,对于将来可能是具有导向性的,中学也应积极呼应拔尖人才培养的尝试,与大学合作,将有冒尖潜质的学生输送进去。(记者张国)
人大附中副校长批中国教育体制弊端逼着"牛马赛跑"
2009年11月15日 07:10:21 来源:中新网
人民大学附中副校长王金战,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卓越校长(局长)峰会上,“炮轰”中国教育体制,抨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疾,称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逼着“牛”和“马”赛跑。
为期三天的中国卓越校长峰会在河南开封举行。教育部新课改专家曹志祥、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于丹、中国人大附中副校长王金战以及来自中国教育界领军人物、著名专家、中国十大名牌学校的校长一千余人聚首,围绕“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主题各抒己见,就校长成长、新课程改革、教育创新等课题进行交流研讨,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王金战有着“中国教育战神”之称,他在论坛期间的“教育思想转变与行为创新”主题演讲中,毫不留情地“炮轰”中国教育体制。
他把“好学生”、“坏学生”形象地比作“马”、“牛”。 “马和牛赛跑,牛肯定输,但这不能够证明牛的无能,而是安排这种比赛的人的无能。”王金战说,“而教育者们只看到马的速度,却没有看到牛的力量。
谈及中国的家庭教育,王金战则表示,中国的家长对孩子是舍得花钱不舍得花时间。他说,目前中国的教育处于非常“6+1”(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加孩子)的时代,家长都担心孩子出“次品”、“废品”和“危险品”,故而格外重视孩子教育问题,但是往往会激发很多矛盾。
王金战还是中国教育界的“高考战神”,曾经创造中国高考的奇迹。他班的四十九名学生参加高考,三十七人进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十人考上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等国际知名学校。 (记者 李贵刚)
(郭会清博士工作室、合肥亿新教育科学研究所、上海亿新管理咨询公司、香港中国国际大百科出版公司2010年5月)